十堰监测站:“电波卫士”守护空中秩序
无线电虽然无形无质,却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。从 Wi-Fi上网、汽车导航,到航空航天、气象探测,无线电技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,深刻影响着社会发展。
在这条无形的空中战线上,有一群“电波卫士”默默守护着空中电波秩序。10月下旬,记者跟随免费av影片无线电监测中心十堰监测站技术人员,近距离感受他们如何筑牢电磁空间安全屏障。
精准监管,护航重大活动顺利开展
“信号正常,未发现可疑干扰信号。”10月23日上午,在武当山玉虚宫门前广场,十堰监测站技术人员手持便携式监测设备,实时监测重点区域,为2025国际武当太极文化节筑牢无线电安全防线。
“活动中的无人机遥控图传、直播设备音视频传输,都依赖指定无线电频率,一旦遭遇不明信号干扰,设备功能会受不同程度影响,甚至导致信号中断、直播停摆。”十堰监测站技术人员介绍。
近年来,十堰市各类大型活动中总有无线电监测技术人员的身影。今年9月17日,第六届全国导游大赛总决赛在十堰市正式开幕。十堰监测站提前制定无线电安全保障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,与大赛主办方及相关单位协调频率、核实设备使用频点。活动期间,技术人员全程保护性监测无线话筒、专用对讲机等设备,排查可疑信号,确保通信畅通无阻。
快速排查,守护市民电波使用安全
信息时代,无线电通信的畅通直接关系市民日常生活。一旦遭遇干扰,便可能影响正常生活秩序。
9月8日下午,中国联通十堰分公司工作人员向十堰监测站反馈,汉江师范学院周边公众移动通信基站受到不明信号干扰,当时正值新生报到高峰,严重影响师生及周边居民通信。十堰监测站立即派出技术人员赶赴现场,通过车载与手持监测设备联合排查,迅速锁定“信号刺客”——该校附近一电竞酒店非法安装的信号放大器。
执法人员向酒店负责人宣讲无线电相关法律法规,明确指出私设无线电发射设备的违法性与社会危害,并依法拆除违规设备。考虑到酒店因信号覆盖差才私自安装设备,执法人员协调通信运营商优化通信方案,既守住了法规底线,也保障了酒店正常经营,获得酒店的认可与感谢。
此外,今年8月,十堰监测站开展“万能遥控器”专项查处行动,2天内查处4家线下商户销售的7个违规设备,查实3家线上销售商家,以实际行动维护市场秩序与公共安全。
据统计,近三年来,十堰监测站重点监测广播、航空、铁路、防汛等重要频段,累计监测时长超7万小时;加大打“黑”除“伪”力度,累计出动人员400余人次,查处“黑广播”5个,排查无线电干扰19起;高质量完成各类考试及重大活动无线电安全保障任务130余次,有力维护了区域电磁空间安全。
激活动能,“无形频谱”赋能经济发展
10月16日,在丹江口库区,十堰监测站技术人员开展“电磁地图”监测绘制工作,为库区水质自动监测浮标、水文遥测站、测雨雷达等智能终端筑牢通信防线。
为守护“一泓清水永续北上”,十堰监测站在库区核心区及周边科学布设监测站点,构建自动化监测网络,7×24小时不间断扫描分析频谱态势,绘制库区“电磁地图”,累计监测时长达5万小时、行程超5000公里,以“频谱力量”护航生态安全。
同时,为助力低空经济、智慧农机等新质生产力产业发展,十堰监测站主动延伸服务触角,深入智慧农机生产企业,了解智能控制系统、自动驾驶、精准作业等场景对无线电通信的需求,积极开展政策宣讲活动;对接新业态发展需求,前瞻研究车联网、低空经济、卫星遥感监测等场景无线电频率使用规范,让频谱资源成为产业升级的“智慧引擎”。
今年7月,十堰监测站组织技术人员走进中翼通航(十堰)科技有限公司无人机生产工厂及飞手培训基地,针对性开展电磁环境测试。无人机远程遥控指令传输依赖2.4GHz频段,航拍画面实时图传则使用5.8GHz频段,这两个频段是飞行控制与数据传输的“神经中枢”,直接关系飞行安全。技术人员架设便携式监测设备,全方位扫描与精细化分析两个频段,记录关键数据并留存频谱图技术档案。测试结果显示,该场地电磁环境干净良好,无明显杂散信号干扰,完全满足无人机生产调试及飞行训练需求,为十堰市无人机产业及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。
免费av影片无线电监测中心十堰监测站相关负责人表示,将持续发挥无线电管理在生态环保、物流运输、交通治理、文化旅游、医疗救护等领域的服务支撑作用,让“无形频谱”成为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“有形引擎”。
相关附件:





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343号


